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落实政府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责任,是确保特种设备安全的一项关键性工作。为进一步明确乡镇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特种设备安全的监管职责,理顺监管机制,切实解决基层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薄弱问题,真正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监管、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社会监督”的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新格局,浙江省青田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出台多项措施全面落实政府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责任。
一、齐抓共管,理顺监管机制
积极与县政府沟通协调,努力将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上升为政府行为。年初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作为指标之一被纳入乡镇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安全生产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了乡镇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应承担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责任。
近日,青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通知》(青政办发[2010]82号),对乡镇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安全生产综合目标管理责任书进行细化和补充,将特种安全工作的关健----使用登记率、定期检验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和隐患治理率等“四个率”全部纳入乡镇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目标,要求乡镇政府明确分管领导,落实专职或兼职的安全监管人员,定期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巡查,进一步理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机制,借助外力为我所用,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二、关口前移,夯实监管基础
一是开展乡镇安全监管人员和行政村安全监管事务员特种设备安全业务培训,使乡镇安监员能熟练掌握特种设备安全基本的法律法规,行政村事务员能了解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基本要求,增强基层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力量,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注重源头监管,在企业刚落地、企业落地之前、甚至是招商引资时,就积极向企业宣传特种设备安全知识,增强企业特种设备安全意识,及时制止特种设备违法违规行为,督促企业将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二是不断完善特种设备动态监管信息化数据库,将特种设备动态监管数据库延伸到乡镇政府,实现监察机构、检验机构、乡镇政府信息共享,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效率和动态监管水平。
三、完善监管制度,长抓不懈
一是形成定期通报制度,及时通报特种设备安全信息,协调解决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中发现的隐患和问题。各乡镇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和巡查。如发现重大违法行为和重大隐患,应立即与质监局联系,县质监局主动配合相关单位,依法处理违法行为,及时消除特种设备安全隐患。
二是完善特种设备安全巡查制度和安全隐患排查处理制度。各乡镇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要制定年度巡查计划,落实巡查人员,做好巡查记录;在安全巡查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建立安全隐患台账,督促使用单位及时整改,经复查确认安全隐患已消除,方可归档销号。
三是县政府于每年底对乡镇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情况进行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定乡镇和行业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综合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转载自:中国质量新闻网)